10月12日,常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葛彦东应邀来淮阴师范学院,作题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与管理体会”的学术报告。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院长、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社科处处长张薇主持报告会。
葛彦东教授介绍了常州大学近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总体情况,分享了多年的申报工作体会和基本经验。他深入剖析了教师申报中存在的六种不良心理,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六个怎么办,凝练选题的六种方法,标书写作的十个常见问题,以及对照检查的九条标准。
葛彦东教授从“如何凝练研究方向、如何确定研究题目、如何加强标书写作、如何研判申报动态、如何积累学术资源”等五个方面就人文社科类课题申报需要注意的事项做了深入细致的讲解阐述。
葛彦东教授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总结了“六个结合”“六个根据”“六个防止”,增强“六种能力”,强调“六个注意”等等,内容详实、干货满满,直接切中项目申报中教师最关注最困惑的问题,让在场的听众收获颇多。
近年来,在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在科研部、二级学院和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社科工作取得一定成绩,高级别项目立项数量显著增加。“十三五”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40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7项,省社科基金81项。学校坚持发挥政策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热情和科研创新的内生动力,促进了良好的人文社科学术生态环境建设。
葛彦东,常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在学术研究上很有建树,是江苏省“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团队负责人;江苏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势与政策分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副主任;常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术道德评价委员会、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常州大学社科联副主席。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和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等20多项。获江苏省优秀理论成果奖、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市厅级奖项6项,主持、参与获得校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出版著作2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历史经验研究》入选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